1月15日,2025年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出爐。從報告中看到2024年的成績、看到2025年的工作任務,奉賢區也能夠在生物醫藥產業、城中村改造等方方面面對標對表。
作為臨港新片區產業發展的“主戰場”之一,奉賢憑借美麗大健康產業的發展,也是上海發展生物醫藥產業最重要的承載區之一。市政協委員、上海臨港產業園區工會主席韓國華關注到報告中所說的“全鏈條加速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
韓國華表示,通過數字鏈、技術鏈和產業鏈的延伸,形成相對集聚優化的產業生態,是很重要的。臨港奉賢區域要用最大的引商胸懷、最好的政策配套、最優的生態環境去承接前沿產業的導入,強化重點產業的固鏈強鏈補鏈,形成產業集群高地。
韓國華指出,不論是上海國際大都市的環境營造,還是臨港奉賢創業發展的小環境,創造能孕育、培育產業,吸引人才、資金的營商環境很關鍵。要不斷創新出臺相關的人才引進政策,增強“引智”的磁場。同時,要加快臨港新片區及奉賢區域的城市功能配套,加速和完善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形成宜居宜業宜生活的年輕之城。
說到營商環境,市政協委員、上海凱寶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穆竟偉感觸很深,她說:“真正給企業賦能的,就是無事不擾,有求必應”。作為奉賢區首家上市公司,凱寶藥業的發展尤其得益于上海的營商環境。
穆竟偉向記者表示,此次報告中提到“促進國企民企蓬勃發展”和“啟動新一輪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行動”,令她印象尤為深刻,對未來更有信心,也成為凱寶藥業持續進行新藥研發的動力。
“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沒有新產品更談不到未來。”凱寶藥業在2023年建成了自己的創新研究院,如今也有創新項目處于關鍵攻堅階段。穆竟偉表示2025年要加大在研品種的研發進度,并和更多高校形成聯動,讓科研項目能真正落實到企業中去,把“躺在”實驗室的成果盡可能地產業化。
“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絕對是排在第一位的。”瞿磊也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看到了今后工作的著力方向。他告訴記者,下一步要通過科技創新的引領,把經濟高質量發展這篇文章做好,聚焦實體經濟、樓宇經濟等。
作為來自“五個新城”的人大代表,瞿磊也談到新城人口規模與預期目標之間尚存在差距。“要做好‘人’的文章,積極引進人才,考慮進一步放寬戶口準入。我們需要的不光是存量,更是增量。人口導入進來了,我相信新城未來一定是充滿活力、很有希望的。”
2025年1月2日,新年第一個工作日,南橋鎮的“貝港城中村”改造項目正式開工。包括該項目在內,奉賢區今年共計將啟動5個“城中村”改造項目。瞿磊告訴記者,這將是南橋鎮2025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方面是著力改善民生,另一方面也能改造城市面貌,對經濟形成刺激。
作為全市二十個城中村改造示范案例之一,“貝港城中村”改造項目旨在傳承和活化南橋在地文化,打造自然與生活和諧共生、水岸與活力共融的未來城市藍本,提升奉賢區城市高質量發展。
“通過未來6年左右的時間,南橋老城區將煥然一新。”瞿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