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學之路,夢想初萌
在華語動畫電影的璀璨星空中,餃子這個名字如同一顆耀眼的新星,格外引人注目。餃子,原名楊宇,1980 年出生于四川省瀘州市。他的家庭是一個充滿醫學氛圍的家庭,父母都是醫生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熏陶下,楊宇似乎注定要走上醫學的道路。高考結束后,他不負眾望,考入了四川大學華西藥學院,踏上了藥學學習之旅。
大學時期的楊宇,和許多普通大學生一樣,在校園里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然而,在平靜的外表下,他的內心卻悄然涌動著對動畫的熱愛。這份熱愛最初源于他對繪畫的喜愛,小時候,他就常常沉浸在繪畫的世界里,用畫筆描繪出心中的奇幻世界。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接觸到了動畫,那些充滿想象力的畫面和精彩的故事,讓他深深著迷。在華西藥學院讀到大三的時候,楊宇偶然接觸到了三維動畫軟件,從此便開啟了他與動畫的不解之緣。
那時的他,一頭扎進了三維動畫的學習中。盡管周圍的同學和老師對他的這個愛好并不理解,甚至投來異樣的眼光,但他并沒有因此而退縮。他利用課余時間,如饑似渴地學習三維動畫制作,常常在電腦前一坐就是一整天。在那個國內動畫行業還相對低迷的時期,他的選擇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但他心中對動畫的熱愛之火卻越燒越旺。
在藥學專業的學習過程中,楊宇逐漸意識到,自己真正的興趣并不在藥學領域。他開始思考自己的未來,是繼續沿著藥學的道路走下去,成為一名藥劑師,還是勇敢地追尋自己的動畫夢想?這個抉擇讓他陷入了深深的糾結之中。一方面,藥學專業是父母的期望,也是一條被認為穩定且有前途的道路;另一方面,動畫才是他內心真正渴望的方向。最終,對動畫的熱愛戰勝了一切,他決定遵從自己的內心,踏上那條充滿未知和挑戰的動畫之路。
跨界逐夢,“啃老” 時光
2003 年,楊宇從華西藥學院畢業 。擺在他面前的是一條常規的職業道路 —— 進入藥企或者醫院工作,成為一名藥劑師。然而,他心中的動畫夢想卻愈發強烈,讓他無法輕易放棄。經過深思熟慮,他毅然決然地做出了一個讓周圍人都感到震驚的決定:放棄藥學專業的工作機會,投身動畫行業。他的這一決定,在當時遭到了很多人的質疑和反對 。在那個時代,藥學專業的就業前景十分廣闊,而動畫行業在國內還處于起步階段,充滿了不確定性。親戚朋友們紛紛勸他要現實一點,不要放棄這么好的專業前景。但楊宇心意已決,他堅信自己的選擇,哪怕未來的道路充滿荊棘。
為了能夠更加專注地學習動畫制作,楊宇畢業后不久便辭去了工作,回到家中,開始了他的 “閉關修煉”。在接下來的三年時間里,他靠著母親微薄的退休金生活,每天都沉浸在動畫的世界里。這三年,他幾乎足不出戶,生活的全部重心就是學習動畫知識和制作動畫短片。沒有收入來源,全靠母親的支持,這讓他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周圍的鄰居和親戚對他的行為也不理解,甚至有人對他冷嘲熱諷,說他是個 “啃老族”。但這些外界的壓力并沒有打倒他,反而讓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
在這三年 “啃老” 時光里,楊宇每天都在與孤獨和困難作斗爭。他從零開始,自學三維動畫制作的各個環節,包括建模、動畫、渲染等。由于缺乏專業的指導,他只能通過大量的書籍、教程和網絡資源來學習。遇到問題時,他常常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摸索和解決。有時候,為了實現一個小小的動畫效果,他可能會反復嘗試幾十次甚至上百次。在經濟上,他也十分拮據,為了節省開支,他盡量減少生活中的不必要開銷。他的生活變得非常簡單,除了吃飯和睡覺,幾乎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了電腦前。
經過三年多的努力,楊宇終于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動畫短片《打,打個大西瓜》。這部短片時長僅有 16 分鐘,卻凝聚了他無數的心血和汗水。短片以獨特的視角、精彩的劇情和精良的制作,一經發布便在網絡上迅速走紅 。它先后斬獲了包括柏林國際短片電影節評委會特別獎在內的國內外 30 多個專業獎項,被譽為 “華人最牛原創動畫短片”。《打,打個大西瓜》的成功,讓楊宇在動畫界嶄露頭角,也讓那些曾經質疑他的人對他刮目相看。這部短片不僅為他贏得了聲譽,也為他的動畫事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它證明了楊宇的才華和努力,也讓他更加堅定了在動畫道路上繼續走下去的決心 。
哪吒出世,首戰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