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影片的成績給予了高度評價
用“史上最強”“超越北美”“世界第一”等詞匯,來報道《哪吒2》在全球票房上的出色表現。如10天“速通”全球影史單一市場票房榜,超越《星球大戰:原力覺醒》……
二、對影片制作和文化意義進行了分析
1、認為《哪吒2》的角色數量多,特效鏡頭超過1900個。水戰和魔法場景等特效與實景完美融合,增強了觀眾的沉浸感,體現出大陸電影工業在特效等多個方面取得了顯著突破。
2、指出導演具有精益求精的自主創新精神。如哪吒形象修改了100多個版本,電影不是對《封神演義》的照抄照搬,而是有了完全的創新。
3、強調了《哪吒2》是中華傳統神話與現代電影敘事的深度結合。在挖掘和再塑中華傳統文化的同時,營造出濃厚的民族自豪感,反映了中華文化在新時代下的魅力。
三、對兩岸電影市場的反思
1、 惋惜《哪吒2》無法在島內上映,稱這是一種文化損失,批評民進黨“去中國化”政策對文化的壓制。
2、 反思臺灣電影市場萎縮,指出臺灣電影雖題材與創意不缺,但受意識形態影響,市場局限性明顯,逐漸被華人觀眾忽視。
3、對比大陸春節檔的火熱與臺灣電影市場的冷清,認為文化市場的競爭需要政策導向及社會觀念的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