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億!《哪吒2》票房封神背后:啃老三年、蟄伏14年,導演餃子如何用“不認命”改寫國漫命運?
2025年春節檔最炸裂的“神話”,非《哪吒之魔童鬧海》(下稱《哪吒2》)莫屬。上映10天票房破70億,登頂中國影史票房冠軍,超越《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問鼎全球單一市場票房榜,甚至被預測將沖擊百億神話。然而,比票房更震撼的,是導演餃子(楊宇)的逆襲人生——從啃老三年的“醫學棄子”到百億票房導演,他的故事比電影更熱血。
---
**啃老三年,母親退休金撐起的動畫夢
2005年,四川瀘州青年楊宇從華西醫科大學藥學專業畢業,卻在三年后選擇了一條讓所有人跌破眼鏡的路:辭職在家,靠母親每月1000多元的退休金度日,自學三維動畫。親戚嘲諷他“不務正業”,鄰居議論“醫學生啃老”,但母親只說了一句話:“你想做,就去做吧。”
這段經歷被餃子融入《哪吒2》的創作中。片中哪吒被村民誤解為“魔童”,現實中他則被貼上“啃老”標簽。正如他在采訪中所言:“父母的包容讓我能堅持下來,所有作品都有我人生的影子。”
---
蟄伏14年:從“打西瓜”到“鬧海”
2008年,餃子用一臺舊電腦制作的16分鐘動畫短片《打,打個大西瓜》橫空出世,橫掃30多個國際獎項,卻未帶來商業回報。此后,他在成都高新區創立工作室,接廣告維生,直到2015年光線傳媒彩條屋投資,才開啟《哪吒》系列。這一等,便是14年。
《哪吒2》的制作難度遠超想象:1900個特效鏡頭,部分耗時一年打磨;角色數量是前作的三倍;申公豹等角色打破臉譜化設計,賦予更立體的人性。餃子坦言:“第二部的壓力比第一部更大,怕辜負觀眾期待。”
---
票房奇跡背后的資本博弈
《哪吒2》的70億票房不僅成就了餃子,更掀起資本市場的狂歡。作為第一出品方,餃子持股的成都可可豆動畫和自在境界公司預計分賬超13億,光線傳媒則狂攬20億收益。按業內最低5%的導演分成比例,餃子個人收入至少1.35億,若票房破百億,這一數字或飆升至6億。
然而,資本市場的“造富神話”更驚人:光線傳媒股價因《哪吒2》單日漲停,市值暴漲67億,董事長王長田資產激增24億,遠超導演收入。網友戲稱:“導演拼命創作,資本躺著數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