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關于山東大學停招27個本科專業的消息引發關注,并登上微博熱搜。
消息稱,2月16日,山東大學發布《2023年9月至2024年8月本科專業設置及調整情況》,稱學校現有本科專業126個,當前在招專業99個,金融工程、公共事業管理、世界史、土木工程等27個專業暫停招生,書法學、包裝工程、材料物理等10個專業被撤銷,同時,新增工程軟件、運動訓練2個新專業。
實際上,近年來,高校專業調整的消息時有公布,不足為奇。本次山東大學停招27個專業、撤銷10個專業,調整力度之大,也是其受到關注、登上熱搜的主要原因。
政策驅動:
專業調整的“頂層設計”
高校專業調整并非偶然,而是政策推動下的必然結果。
2023年,教育部等五部門印發《普通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方案》,明確提出,“到2025年,優化調整高校20%左右學科專業布點”,同時新設一批適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學科專業,淘汰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學科專業。與此同時,對于連續五年未招生的專業,或就業率長期低迷的專業,要求予以撤銷。
顯然,這一改革方案的核心目標是“增優減劣”,即淘汰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傳統專業,同時新增一批服務國家戰略、產業需求的新興學科和專業。這為高校專業調整提供了明確的方向,也成為近年來高校“砍”專業的直接動因。
《改革方案》發布后,正式引發高校“調整”專業的熱潮,各高校相繼對其學科專業進行優化調整。其中,涉及多所985高校。
2024年8月13日,蘭州大學教務處發布《關于擬預備案和擬撤銷本科專業的公示》,其中提到,2024年學校擬撤銷藥物制劑、中藥學、教育學3個專業。2024年07月,四川大學官網發布《2024年度擬新增本科專業、預備案專業、擬撤銷本科專業公示》,擬撤銷音樂學、表演、動畫、保險學、廣播電視學等31個本科專業。同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發布通知,宣布撤銷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電子商務、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等3個專業。2023年10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下簡稱“中科大”)于官網發布《關于擬撤銷“英語”等6個本科專業的公示》,擬撤銷英語、傳播學、考古學、通信工程、軟件工程、環境科學等6個本科專業。
……
2024年3月,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并發布2024年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其中,電子信息材料、軟物質科學與工程、生物育種技術、健康科學與技術、智能視覺工程、足球運動、咖啡科學與工程等24種新專業正式納入本科專業目錄。
此次專業增設、撤銷、調整共涉及3389個專業布點,數量之多為歷年之最。其中,新增布點1673個、撤銷布點1670個,數量基本持平。從學科門類看,工學、教育學、經濟學等學科門類的專業點增加數量位居前三,工學所涉專業點1322個,占比39%;管理學、藝術學等學科門類的專業點數量持續減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