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么一款讓脖子哥心動好久的電動性能車,它為賽道而生,能在紐北連刷兩圈不過熱,比很多燃油性能車都猛。
是的,它就是現代的 IONIQ 5 N ( 讀作 “ 艾尼氪 ” )。
前不久,現代宣布了這款車在國內的預售價, 39.88 萬元起。
看到這個價格,編輯部的第一反應是:現代瘋了。
之前我們的預測怎么也得 40 大幾。要知道,這是純純進口車,它在英國的價格接近 60 萬人民幣,在美國的價格大概是 48 萬人民幣,即便是它老家韓國,售價也有 7600 萬韓元,大概 39.92 萬人民幣。
這一下,中國市場直接全球最低,韓國人果真是帶著誠意來的。
一說性能車,大伙兒首先想到的要么是大名鼎鼎的奔馳 AMG ,寶馬 M ,要么是日本的豐田 GR ,本田 Type-R 。
什么?韓國也有性能車?
誒,韓國人確實起步比他們晚,但人家做的東西并不遜色。
現代的高性能 N 品牌,隔三差五就被拎出來和寶馬 M 對比,甚至有人說純粹的寶馬 M 血統就在現代 N 。
雖說是句玩笑,但也不是瞎開的,因為現代 N 背后的一位大佬 Albert Biermann,曾在寶馬任職超過 30 年,加入現代前就是寶馬 M 部門負責人。
N 的命名,來自它兩個研發中心的首字母:Namyang ( 南陽 )和 Nürburgring ( 紐博格林 ),兩個 N 加一起,不就是一個寶馬的 M。。。 ( bushi
把研發中心放在紐博格林,足以見得現代 N 對賽道的重視,這在 IONIQ 5 N 上也是一樣。
IONIQ 5 N 的雙電機總功率有 478kW (前 175kW ,后 303kW ), 650 匹馬力,扭矩 770N·m ,搭載一塊 83.3 度電的三元鋰,以及 800V 快充系統,零百加速 3.4s 。
單看這些參數平平無常,但它最高時速卻可以飆到 260km/h ,而大部分電車也就 200 出頭,這樣的極速,說明電機能夠承受高轉速,而且散熱能力夠好。
IONIQ 5 N 的機艙里至少有 3 個散熱器,每個散熱器位置不同,作用區域也不一樣,反正我在其他電車上沒見過有這么多的。
而且它有紅、藍兩種冷卻液,分別負責電機和電池系統。
不過有意思的是,我發現國內車型這里又只有一個壺,難不成是優化了 ?
除了機艙, 5N 剎車的散熱能力也很在線,它的前輪采用了卡鉗一體式的剎車盤, 4 活塞,剎車盤直徑 400mm ,作為對比,小米 SU7 是 350mm 。
剎車盤中心還有一圈開孔,在減輕簧下質量的同時,還是為了加速散熱。
而搭配這套剎車的輪胎,前后都是寬度 275mm , 21 寸的倍耐力 P ZERO 。為了塞進這么寬的輪胎, IONIQ 5 N 原廠自帶寬體輪拱,上頭還開了導風槽。
就這一套買回來啥也不用改,直接就能下賽道。
IONIQ 5 N 的重量有 2.2 噸,并不輕,它要在紐北連刷兩圈,即便有這么頂的剎車還是不夠,所以它加入了 NBR 能量回收系統。
這個 NBR 和我們一般電車上單踏板模式動能回收原理上沒什么不同,都是通過輪子反推電機來實現減速。但它光靠松開加速踏板的能量回收,就有 0.6G 的減速度,而一腳重剎大概是 0.8G ,就是說它能一定程度上代替一部分剎車。
制動有了,體現駕駛樂趣的地方也不能少。
5 N 的后輪給了電子限滑差速器( e-LSD ),賽道上出彎更快,關鍵是漂移可以非常爽,想咋漂咋漂。
不僅如此,它還給了一個模擬換擋撥片,按的時候電機真的會有油車那種轉速突然變化的換擋感覺。
方向盤上紅色的按鈕是 真男人 NGB 增強模式,它可以讓電機在 10 秒內爆發最大輸出,并且間隔 10 秒可以再次使用。
小米 SU7 上也有類似按鈕,但大家的反饋都是覺得沒啥用,而 N 的這個按鈕,很多博主實測是真的能提高尾速。
除了性能方面,5 N 的外觀其實也蠻戳我的。
就比如這個像素大燈,辨識度夠高,越看越順眼。不像某些電車,清一色瞇瞇眼大燈,蓋住車標都分不清誰是誰。
車側有一條紅色的裙邊,可能是車身顏色搭配的原因,好多車的紅色側裙我都覺得有點土,但 5 N 這個紅色我倒覺得有點搭的。
車屁股同樣是像素風格的尾燈,上頭是比普通 IONIQ 5 更長的擾流板,下方帶亮橙色飾條后擴散器也是 N 專屬,必須時刻強調自己 N 的身份。
內飾里頭,上半部分乍一看還行,方向盤和扶手是中國區專享升級的 Alcantara ,中控有無線充電,還有支持座椅加熱 / 通風的運動捅椅,畢竟下賽道那么熱,屁股也得透透風不是。
但再細看,就發現很多區域都是各種塑料,別問為什么,問就是減重。
再看智能化、舒適配置啥的,就沒啥可說了。
這車說是會有個打燈變道,至于新勢力都在卷的城區 NOA 這些高階智駕,就別指望了。
車機的優點是有個 N 賽道圖,里頭包含了天馬、金港等賽道,其他的影音娛樂啥的肯定不如國內車廠,不過給了 Carplay+Carlife ,勉強夠用。
你再說冰箱和十幾項座椅調節這些,要不得,別影響我搞操控。
當然,買這車的人根本不會糾結這些,賽道里跑的快就完事。
總得來說, IONIQ 5 N 確實是一款很有駕駛樂趣的電車,雖然我覺得它的價格不貴,但我同樣也覺得它在中國市場不會太火。
它是現代在中國引進的第二款 N 車型,去年他們第一次引進的伊蘭特 N ,同樣是各種賽道加強,價格在性能車里也不算貴,但現在已經沒啥聲量了。
車主之家顯示這款車 1 月上牌是 47 輛,其他月份都查不到數據。
有可能 IONIQ 5 N 最后也會是同樣的結果,但無論怎么說,對于咱們喜歡操控的人來說,這款車能成功引進就已經很開心了。
而對于現代這個品牌來說,韓系車在中國市場早就不比當年,家用車市場根本卷不過國產品牌。這時候,把他們擅長的小眾車型大方引進,不妨是個另辟蹊徑的好思路。
反正脖子哥巴不得市場上有越來越多這樣駕駛者之車出來,讓消費者知道,電車也不僅僅只有冰箱彩電大沙發一種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