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豐田bZ3是一款中型轎車,預售價為18.98-21.98萬元。這臺車由豐田與比亞迪成立的合資公司(簡稱:BTET)研發,比亞迪提供三電系統的技術支持,豐田則負責設計、調校、驗收等工作。
與被網友戲稱為"驗證碼”的bZ4X不同,bZ3由一汽豐田進行生產銷售,且這款車目前只在中國市場投放。設計方面,車頭遵循了bZ系列的風格,與bZ4X有很多相似之處。
頭燈采用全LED光源,但高低配車型燈光配置不同,高配車型采用四顆LED燈頭,低配為兩顆,據廠家介紹,頭燈還帶有六種“燈光秀”功能,解鎖時頭燈會用不同的排列組合來點亮。
bZ3的長寬高分別為4725/1835/1475mm,軸距為2880mm,長度也就是一臺大號緊湊型車的水平,但軸距確實很可觀。
與如今主流的彈出式門把手不同,bZ3選擇了內翻式的門把手設計,廠家稱可以避免極寒天氣門把手被凍住的情況發生。實際體驗下來,內翻式的設計確實在拉車門時比較省力、順手,但對于手大的小伙伴來說,可能容易蹭到手背。
輪圈采用低風阻設計,輪胎為優科豪馬BluEarth-GT系列,規格為225/50R18,是一款節能舒適取向的輪胎。
充電口位于車輛左后方,支持快充和慢充,還可通過慢充囗進行外放電,放電功率最大可達4kW。貫穿式尾燈是車尾的絕對主角,配合牌照架上方的線條,形成了統一的步調,也讓尾部多了一些下壓的分量感。
bZ3采用了溜背式的設計,對于新能源車來說是比較常見的空氣動力學優化方案,bZ3的風阻系數為0.218。
內飾看點頗多。
與豐田的燃油車截然不同,bZ3的內飾部分十分簡潔,除了方向盤和換擋機構外,幾乎看不到實體按鍵了。
bZ3的很多操作都需要適應和學習,就拿燈光控制來說,轉向燈集成在方向盤按鍵上,方向盤背面的兩個撥片用于遠光燈開啟及雨刷器控制,其余的燈光設置、雨刷器設置則需要進入中控屏幕內進行調整。
在體驗中,我發現bZ3主駕駛門板上的車窗控制按鍵只有一個,比大眾ID系列更激進。想要控制車窗需要通過側面的按鍵進行車窗選擇,上下撥動選后窗,按壓可選擇前排兩側車窗。
設計師希望座艙盡量簡潔,但實際體驗一定不如四個按鍵來的直接高效,對于年齡偏大的駕駛者學習成本過高。
車機系統由BTET進行開發,界面十分流暢,應用開啟速度非常快且功能設置極多,整體邏輯是很清晰的,這部分給出表揚。不過,設計師把中控鎖、外后視鏡調整也集成在屏幕里,使用不太方便,把它們放回主駕駛門板上或許是更好的方案。
bZ3的后排座椅十分柔軟,且座墊采用了一體式的設計,中間位的乘坐感受更好,然而座墊的長度肉眼可見的短。
bZ3支持“躺平”功能,將前排座椅頭枕摘下后,可將座椅完全放平并與后排座椅連通,使用場景又多了一個。
輕松好開的豐田電車。
bZ3帶有無線充電功能,數字島兩側也可以用來放手機,為了給后排乘客更充裕的腿部空間,扶手箱下方進行了掏空設計,帶來的弊端是這臺車沒有中央扶手箱儲物空間。
后排空調中央出口上方有一個抽屜式的儲物格,放個手機沒問題,小細節整挺好。后排帶座椅加熱,并提供兩個USB-C接囗,除此之外,bZ3還帶有前排座椅加熱、方向盤加熱、駕駛輔助、360°全景影像等功能,比自家燃油車給的多。
如果采用掀背式尾門就好了,bZ3的后備廂開口比較直立,也是溜背造型所致,另外后排座椅無法放倒且不帶電動尾門。
開起來豐田?還是比亞迪?
動力方面,bZ3為單電機前輪驅動,提供135kW和180kW兩種規格,最大扭矩同為303N·m,電池為磷酸鐵鋰刀片電池,電池能量分別為49.92kWh及65.28kWh,官方給出的百公里耗電量為11kWh/100km及12kWh/100km。
bZ3的坐姿高度比較適中,視野良好,電動機的出力很柔順,在高動力請求時,動力響應果斷,但中后段的加速力道并不生猛。據廠商介紹,其官方0-100km/h加速在7.8秒左右。
方向盤打滿需要接近三圈,轉向比比較大,手感算是柔順,但不太適合激烈駕駛。
在適當提升駕駛節奏時,會發現節能取向的輪胎的確很難給到足夠的抓地力,而較大的轉向比也束縛著車頭的走線。駕駛和乘坐感受都在向著舒適性靠攏,算是一臺好開且坐著舒服的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