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心中的成見”到“職場內卷”,我們為何在申公豹身上看到了自己?
一、申公豹的“爆火”:從反派到共情對象
最近,申公豹這個“反派”角色意外爆火。他不再是傳統神話中臉譜化的惡人,而是被賦予了復雜的情感與掙扎。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他那句“人心中的成見像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動”戳中了無數人的心。
為什么一個“反派”能引發如此強烈的共鳴?或許,正是因為他身上那種“不被認可”的孤獨感,像極了我們在職場、生活中經歷的種種無奈。
二、申公豹的困境:職場“內卷”與身份焦慮
申公豹的悲劇,始于他的“出身”。作為豹子精修煉成仙,他始終無法擺脫“異類”的標簽。盡管他勤勉修行,卻始終得不到元始天尊的器重,甚至被派去掃丹房、擦風火輪,而姜子牙卻輕松扛起了封神榜的重任。
這種“努力卻得不到認可”的困境,像極了現代職場中的“內卷”:明明拼盡全力,卻依然被邊緣化;明明能力出眾,卻因“背景”不足而被忽視。申公豹的“黑化”,某種程度上是對這種不公的反抗——他選擇了“邪門歪道”來證明自己,卻最終淪為“反面教材”。
三、結巴與笑點:幽默背后的壓抑與孤獨
電影中,申公豹的結巴形象成了全片近一半笑點的來源。然而,導演餃子表示,這種設定并非單純為了搞笑,而是為了表現他內心的壓抑與孤獨。
結巴,某種程度上是申公豹“不被接納”的隱喻。他試圖用語言表達自己,卻總是被誤解、被嘲笑。這種“表達障礙”,像極了我們在社交中的無力感:明明想被理解,卻總是被忽視;明明想融入,卻總是被排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