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MPV市場打得火熱,事實上,當前這個領域已經出現了斷層現象。
大批車企如同“餓狼”一般,打造出了許多高價車型,騰勢D9、嵐圖夢想家就是典型的例子。其次,還有部分車企推出了所謂的超豪華產品,比如極氪009的光輝版本。
但將目光移至10萬級價位,卻沒有一臺像樣的MPV。
說白了,這個領域已經成為了一片藍海。
1
誰都想要好的,但現實總是這么殘酷。
一臺30~50萬的MPV,90%以上的人都不會買單,畢竟價格擺在這里。
可惜的是,有需求,沒有市場。
畢竟我們前面也說了,想要一臺比較好的10萬級MPV,就像是大海撈針,尤其是在前幾年。
比較有知名度的別克GL6,也早早停產了。
剩下的幾乎都是蝦兵蟹將,甚至可以將它們稱之為頂著MPV名頭的面包車。
2
話又說回來,“量大管飽”這四個字,還得是國產。
幾年前,終于有國產品牌對這個級別展開了發展,并推出了一臺具有重要意義的車型。同時,它也是這個細分市場的銷量冠軍。
它來自于廣汽傳祺的M6。
2
傳祺M6怎么樣?倒也沒有說的那么好,有那么一點“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感覺。
畢竟15萬這個價位,沒有哪一臺MPV能夠跟M6打。
15萬你能得到什么?
7座空間、升級后的外觀、支持主流互聯系統、電尾門(MAX版本)。
整體分析,MAX版本的性價比已經不低了,畢竟空間夠大、外觀檔次高、家用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只不過很可惜,MAX版本沒有側滑門,而且駕駛輔助功能有限制。
3
M6憑什么能火?
我們前面強調過,不是所有人都會買30萬以上的MPV。
就比如我只想買一套1廳1室的小公寓,但給我看的是一套精裝修的豪華大平層,并且功能屬性齊全。
心動嗎?很心動。
需要嗎?并不需要。
所以說來說去,30萬以上的MPV還是貴了。更重要的是,MPV承載的場景屬性是比較少的,至少沒有SUV以及轎車那么全面。
所以沒必要啊,完全沒有必要強上預算去選擇那些高價產品。
說白了,M6 MAX版本只要14.58萬,而且能夠提供比較全面的體驗,整個規格以及檔次也提升了很多。
雖然這臺車只是入門MPV,但配置很精準,個個都踩中了消費者的痛點。
所以當價格以及產品力符合了用戶的預期,那么傳祺M6這臺車自然很好賣。
4
除了整體表現比較全面之外,傳祺M6能夠成為這個領域的主流,還有兩個原因。
4.1
首先,傳祺M6的外觀“借勢”了。
M8的氣場很強吧,畢竟是商務豪華MPV,而且也講究“量大管飽。”
而M6也是這一套打法。
近幾次的升級,M6逐漸向M8看齊。
鍍鉻的運用、視覺手法的設計以及懸浮車頂的搭配,讓你完全感覺不出這是一臺4米7的車型。
之前在路上見過幾次,如今的M6無論是氣場還是豪華感,都要比以前幾款版本更好。
這就是所謂的旗艦風格下放,也是俗稱的“套娃”設計。
4.2
其次就是精準定位了。
我們就以15萬為準,這價格如果考慮的是MPV,連本田奧德賽、庫斯途都夠不上。
那么還剩下什么?剩下的也就是我們前面俗稱的“蝦兵蟹將”了。
所以啊,M6的定位是極其精準的,很難找出一臺能夠跟它相對標的產品。說白了,M6這個價位,是沒有勁敵的。
更重要的是,M6現在最入門的PRO 270 DCT精英版本的價格差不多是在9萬出頭,落地下來大概在11萬左右。
所以啊,M6的環境很好,幾乎沒有哪一臺車型能夠跟它競爭這個級別的用戶。
更何況M6是屬于“量大管飽”的車型,精準的痛點輸出以及親民的價格,再加上環境優勢,保證了M6在這個級別的地位。
5
說實在的,國產品牌真的可以來這個級別卷一卷。
只要誰先踩中這幾個點(空間大、配置高、智能化、檔次高、價格便宜),口碑打開之后,同行就真做不下去了。
寫到這估計會有人說,沒有車企會這樣做。
但現實是,無論是SUV還是轎車領域,絕大多數國產品牌都在降低價格底線。
所以在卷無可卷的情況下,倒不如往這個級別的MPV領域靠攏,打開一條全新的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