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合創離職員工在廣汽中心拉橫幅維權,要求退還跟投款的視頻備受矚目。據悉,從2018年到2021年,合創汽車實施了一系列的員工持股計劃,并全部完成了認購,已有50多名員工參與了投資,總投資金額過1億元。
由于資金周轉困難,當初離職時退還投資款的承諾當前無法兌現。因合創汽車有廣汽集團的投資,故此,合創員工才在廣汽中心拉橫幅維權。目擊者表示,在維權現場并無肢體沖突,合創汽車也沒有對此作出任何回應。
據了解,職工持股是指公司股東與職工共同享有公司所有權及將來的收益權的一種制度。職工通過認購公司股份,取得公司經營管理權。推行職工持股制度,是為激發職工的工作熱情,增強企業凝聚力,也可緩解企業的資金壓力。
據知情人透露,合創汽車因銷量問題,從2023年下半年起,合創公司運營出現了困難。去年7月開始進行大規模的裁員,并承諾將立刻為所有愿意離開公司的員工退股退款。從2023年8月起,同意離職的員工都按照規定提交了離職申請,截至到今年6月21日,離職員工仍然未收到任何有關股權退出的具體時間。
自去年7月份的裁員結束后,有消息稱,今年3月又傳出合創“駐點幫扶”計劃,要求員工下派到經銷商門店賣車。緊接著,有合創員工透露,內部高層已發出了聲明表示,6月份只發5月基本工資,7月薪水沒有保障,言外之意是讓員工自謀出路。
當前合創旗下共四款在售車型,即合創Z03、合創A06、合創007及合創V09,價格區間覆蓋十幾萬元至四十萬元,涵蓋轎車、SUV和MPV車型。因其產品力不強,差異化不明顯,銷售業績不佳。有關資料表明:2022年和2023年,合創汽車銷量分別為18941輛和18559輛,這遠不及其他新勢力一月的銷量。
品牌影響力對于造車新勢力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合創銷量主要因為其產品力不足、品牌影響力不高等原因。當然,合創也做出了相應的調整。人事方面,張躍賽于去年被委任為合創汽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全權負責公司的日常運營。任命婁巧萍為公司財務主管,負責公司財務、投資和投資、上市等方面的工作。但高層的頻繁變動,同樣也沒能拯救其銷量。
有關數據顯示:合創Z03銷量為78輛、A06銷量為59輛,及V09銷量為59輛,5月總銷量僅196輛。據了解,該月銷量是自2021年11月以來最低水平。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到2024年,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競爭也將愈演愈烈。在這種情況下,那些銷量不大,資金鏈不夠緊的新勢力陸續倒下。如接下來無法擺脫銷售低迷的窘境,也會面臨被淘汰。
在新能源造車新勢力如雨后春筍進入汽車市場。在發展的過程中,肯定會淘汰掉許多表現不好的新勢力,最后形成成熟的市場。
回到事件本身,合創員工持股計劃帶有一定的強制性,員工離開公司后,投資款無法按時返還,因此拉起橫幅進行維權是很正常的。對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