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比亞迪秦L的第五代DM-i混合動力的性能讓中國消費者乃至整個汽車行業都感到驕傲。
對于秦L DM-i所宣示的2100公里超長續航里程和2.9L的百公里油耗,已經引發了老牌汽車強國德國的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
那么,德國人是如何看到這套比亞迪全新的混合動力系統的呢?
01、2100km續航創歷史新高,但為了什么?
“2100km續航創歷史新高,但為了什么”,這是德國專業汽車媒體Auto Motor und Sport看到這個系統后的第一反應。
憑借其高效的內燃機和電動機組合,比亞迪的DM-i技術成功實現了2100km超長的續航里程。
但令人德國人驚訝的是,這一成績是在相對較小的1.5升排量內燃機和15.8kWh電池的配合下達成的。
根據比亞迪提供的數據,汽油發動機在NEDC測試循環中每百公里僅消耗2.9升燃油,而電動機的最大輸出功率達到了160千瓦/217馬力,這樣的性能表現無疑讓人眼前一亮。
因此,德國媒體對比亞迪這一技術成就表示了很大程度上的贊賞,但也提出了一個人問題,為什么需要這么長的續航?
同時,德國媒體還表示,在中國NEDC測試循環中,汽油發動機每100公里僅消耗2.9升燃油——因此它是一輛真正的“3升汽車”。
網絡上也有一些聲音在討論NEDC與CLTC工況的差異,誠然,這2個工況對于能耗還是有一定的差異的,關于這一點,在我們的《一本書看懂新能源汽車》之中有明確的解釋,除此之外這本書還有200個與新能源汽車有關的熱門問答,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下!
02、德國媒體更愿意相信另一組數據?
一般情況下,在車輛發布前,對于制造商的續航承諾通常需要持保留態度,但比亞迪此次的續航里程承諾不僅具有實際可行性,而且在比亞迪的實際駕駛中也達到這個近似數值,甚至來到了2500km。
而同時,德國媒體也拿到了另一組數據。
“在實際駕駛中,這些值可能會明顯不那么令人印象深刻。憑借后部標準的 50 升油箱,即使平均油耗為 4 升,這款中國混合動力車的內燃機續航里程可達 1,250 公里,據比亞迪稱,電動公里數約為120公里,對于 15.8 kWh 的電池來說,這實際上聽起來更現實一些。”
因此,德國媒體也指出,雖然秦L DM-i的超長續航里程令人印象深刻,但在實際駕駛中,這樣的性能是否能夠得到充分發揮還需要進一步驗證。
同時,他們也會對這款車型在歐洲市場上的適應性表示了關注,認為未來還需要在歐洲的高速公路上對其進行實際測試。
不過這一點,此前我們倒是已經有基于海豹06 DM-i的測試。
這個測試在西安城區,總路程112km左右,城區道路占比28%,快速路占比72%,能量回收模式統一設置為標準,空間統一設置為24度,全程平均時速在45km/h左右,這些都是非常接近日常用車場景的。
測試結果顯示,我們跑了111km,加油量2.5L,百公里油耗2.777L,折算下來2.28L/100km,其實我們這個油耗結果還是比較高的,跟我們一起測試的其它媒體最低開出了更低的百公里虧電油耗,平均值為2.11L/100km,相信我們這個測試還是很有說服力的。
有一點是德國媒體非常關注的,“在中國,這款車型的基礎價格為9.98萬元人民幣,約為13,000歐元,這樣的價格定位無疑將使其在市場上具有強大的競爭力。雖然這款車型在歐洲市場上的表現還有待觀察,但其在中國的成功已經為比亞迪贏得了廣泛的聲譽和認可。”
結束語
可見,德國人對于比亞迪的全新第五代DM-i系統的能力表達了驚訝,但限于試駕車的資源,他們還需要實際測試下比亞迪秦L的真實水平才能確定,這個2100km的續航是不是準確,這的確很符合德國人的嚴謹。
那么,如果秦L的實測結果果真如此的話,那是不是意味著比亞迪光靠這套動力系統就能征服德國人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