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各車企為搶占市場,在多個細分領域廣泛布局,從低端到高端、從燃油車到新能源、從A0小車到MPV…隨著汽車市場的加速內卷,“多生孩子好打架”的增量市場已經結束。車企大擴張帶來的收益被重復投入和資源損耗持續削弱,組織臃腫和重復投資的短板逐漸暴露。在產品矩陣中“開枝散葉”的車企,開始在戰略上削減同質化品牌,將資源轉移到優勢品牌,開啟集中作戰模式。最近,吉利、長城、上汽大眾、上汽通用等車企在品牌布局上優化收攏,做起“減法”。
極氪控股領克
近期品牌合并熱度最高的當屬吉利集團旗下的領克品牌并入極氪。
極氪 CEO 安聰慧表示,由于兩個品牌在售價、運營與投資上存在競爭與重復的問題,造成內部競爭與外界詬病。盡管領克作為吉利旗下高端品牌成立時間較早,但市場表現來看,無論是燃油車型還是純電車型市場前景并不明朗。只有領克07、領克08EM-P兩款混動車型較為暢銷。隨后吉利汽車在中高端市場布局主打智能化的極氪,因其智能駕駛與用車體驗上更符合市場需求,在一眾造車新勢力的表現較為領先。安聰慧表示,二者整合之后仍將保持雙品牌戰略,以期實現市場覆蓋率的最大化。但車型與能源方式上重新布局,分工而治。
同時,吉利控股還對領克進行了股權結構優化。優化后,極氪將持有領克51%股份,領克其余49%的股份。車型規劃方面,極氪聚焦中大型車,中型車聚焦純電,大型車聚焦混動。領克多主打中小型車。小型車聚焦純電,中型車聚焦混合動力。
事實上,早在今年2月,吉利汽車的附屬公司浙江吉潤將所持有的睿藍汽車45%股權出售給了吉利啟征。此次的資產騰挪大概率是更好的與吉利啟征旗下的易易互聯科技公司協同發展換電業務。
10月,吉利旗下高端純電品牌幾何因市場表現低于預期,銷量持續低迷等因素并入銀河品牌,作為銀河的智能精品小車系列存在,成為旗下一個子系列。
11月,又有媒體放出消息,稱吉利控股集團旗下新能源皮卡品牌雷達汽車將整合進吉利汽車集團。雷達汽車將成為吉利汽車集團的一級組織,負責人凌世權向吉利汽車集團 CEO 淦家閱匯報。繼雷達之后,合資品牌翼真汽車也將并入吉利汽車,但吉利尚未對此傳言做出回應。
要知道,吉利集團旗下乘用車品牌眾多,包括吉利、沃爾沃、極星、路特斯、幾何、銀河、極氪、領克、LEVC(翼真汽車)等,常被外界戲稱“多生孩子好打架”。在目前的市場增速放緩下,多品牌戰略也難以做到差異化,形成資源浪費,品牌整合有助于減少品牌內耗,避免在市場上的左右手互搏。

飛凡回歸榮威
10月,上汽乘用車也宣布,脫胎于榮威三年之久的飛凡品牌重新回到上汽榮威旗下。
按照規劃,飛凡汽車與智己汽車將作為上汽集團沖擊高端新能源品牌的“雙子星”,但飛凡汽車單飛至今并未在電動智能賽道突圍,獨立之后的兩款車型飛凡F7和飛凡R7車型銷量陷入困境。此前,飛凡年初還被曝出裁員、降薪、智駕團隊裁撤等負面消息。
目前,上汽乘用車已經正式啟動對榮威與飛凡品牌在研發、營銷及客戶服務等多維度融合。同時,已有35家榮威門店、12家飛凡門店已整合成為榮威飛凡經銷商門店。

歐拉遷移長城
同月,長城汽車旗下歐拉品牌宣布,歐拉APP預計12月底正式停運,相關服務功能遷移到長城APP。有業內人士分析,這背后可能因歐拉近兩年銷量不佳、盈利狀況不理想以及降本等因素的考量,整合 app 有助于節省運營資金和管理成本。除了APP遷移,在在銷售和售后渠道方面,歐拉也與長城汽車旗下其他品牌共享。據悉,部分地區的哈弗品牌經銷商開始銷售歐拉好貓車型,且售后保養也在同店進行。業內人士分析,歐拉與哈弗渠道層面的整合就是品牌整合的一個信號。

斯柯達聯營上汽大眾經銷商
除歐拉并入長城其他品牌銷售之外,合資車企上汽大眾也將斯柯達納入旗下門店銷售。該“聯營模式”主要在斯柯達網絡渠道尚未覆蓋的地區推廣,現有的經銷商仍保持獨立運營,旨在提升斯柯達品牌的市場覆蓋率。
此前,斯柯達對中國汽車業務進行戰略性收縮,生產、渠道以及品牌運營等業務并入到上汽大眾體系內,由上汽大眾統籌。生產線方面,斯柯達關停了上海安亭第一工廠,與上汽大眾共用長沙和南京工廠。經銷商網絡方面,斯柯達大部分經銷渠道已經并入上汽大眾,以“店中店”的形式運行,銷售、保養和金融等業務,均由上汽大眾負責,斯柯達品牌的相關業務和員工,也一并進入上汽大眾的體系內。

雪佛蘭別克并網銷售
上汽旗下另一合資品牌,上汽通用也面臨品牌合并的傳聞。近期關于“通用將別克出售給上汽、雪佛蘭品牌退出中國”、“別克和雪佛蘭經銷商網絡可能合并,大概率會叫‘別雪事業部’。”的合并傳聞不斷。但上汽通用汽車新任總經理盧曉表示,關于別克和雪佛蘭品牌等去向的猜測都是傳言。最近有媒體探店發現,天津地區的雪佛蘭經銷商因資金鏈短缺已經與別克門店并網銷售。銷量不會說謊,據統計,雪佛蘭今年累計銷量已經下跌到了41531輛,而且旗下僅有兩款適應市場的新能源車型。燃油車賣不出去,新能源車反響寥寥。即便如此,上汽通用無論是在新能源研發還是在營銷策略上都更“偏心”凱迪拉克和別克品牌。再加上,上汽集團逐漸萎靡的市場現狀,早已自顧不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