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眼「周銷量」數據,發現4月29日至5月5日,特斯拉Model Y竟然賣了超過1.03萬輛,比第二名比亞迪海鷗多了將近3000輛,呈現斷崖式領先。
也就是說有1萬多人在五一節假期的時候,下定決心選擇了Model Y。不過這也引起了我們的好奇,如果手握25萬到35.5萬的預算,然后以Model Y作為標準,真的就找不出其它好車了么?
Model Y到底哪兒“香”or“不香”?
首先先來看看Model Y本尊是個什么情況。在綜合了各大“口碑平臺”,以及我自己收集的用戶反饋來看,大家一直認為,Model Y的空間是最“香”的,尤其是第二排乘坐空間,以及大掀背下的后備箱空間。
這種“大”帶來的沖擊力,還不止是在店里看車時的“驚呼”。我們看到有不少用戶在評價里提到,只有在不同場景下,才能感受到Model Y有多么“能裝”,現實超乎想象。
之所以能有這樣的效果,我覺得還是跟車身設計有關,比如開口可以非常大的掀背造型,平直利落的后備箱空間,以及夠寬和充分考慮“裝大件”的車身比例,還有純電車型帶來的前備箱。當然,Model Y的乘坐空間表現也很好,所以2890mm的軸距也至關重要。
所以要想找個空間同樣優秀的車,我們提取的關鍵詞就是“掀背”,“前備箱”,以及至少2890mm的軸距,和至少970L的標準后備箱空間。
另一個大家比較一直的“香點”,還是動力性能部分。Model Y共有兩種驅動形式:雙電機四驅和單電機后驅。雙電機的「長續航全輪驅動版」綜合功率331kW,綜合扭矩450Nm,百公里加速時間5s;「Performance高性能全輪驅動版」綜合功率357kW,綜合扭矩659Nm,百公里加速3.7s。而單電機的「后輪驅動版」最大功率220kW,峰值扭矩440Nm,百公里加速5.9s。
按此為標準的話,雙電機四驅版至少要330kW/450Nm,百公里加速時間至少要進5s。如果是單電機的話,性能參數至少是220kW/440Nm的水平,零百加速至少進6s。
至于“不香”的地方,用戶都對Model Y的舒適性有比較大的意見,尤其是懸架的支撐性表現不佳,過個溝坎感覺又顛又硌的,特別是對乘客而言,不太舒服。
有這樣的感受,主要還是因為Model Y的底盤懸架硬件和軟件的定位,還是有點問題的,并沒有完全照顧到更舒適質感的需求。所以前雙叉臂/后多連桿的獨懸組合,顯得有些硬。
要是按照這個標準找車的話,“雙叉臂+多連桿”是基礎,再加上空懸或CDC更好。
另外像是外觀、內飾設計,車機、智駕系統啦,靜謐性表現等方面,用戶的感受就沒那么統一了,有些人覺得“真不錯”,也有些人覺得“不太好”。
造成這種差異化的原因,或許是因為大家對智能電動車的接受程度不太一樣,所以對設計的審美和功能上手的難易度不一樣。另外大家對環境的敏感度也不相同,比如對噪音或者座椅舒適度要求更高,也會造成體驗感受的不一致。
所以這些板塊,我們就暫時不加入到此次討論里了。大家可以根據我們推薦的幾款候選車型,到店里實際感受一下它們的設計、功能和靜謐性,看是否符合自己。
由于25萬至35萬是新能源SUV比較核心的價格區間,產品有很多,這次我們聚焦的是純電車型。其實經過一番查找之后,我們發現并沒有能完全匹配Model Y的產品,所以只能挑選大部分能力接近或是超越的車型了。(排名不分先后)
智己LS6
智己LS6是2023年10月上市的一款中大型純電SUV,它有四個版本,官方指導價為22.99萬至29.19萬元。不過目前這款車還有1萬元的限時優惠權益,售價來到了21.99萬至28.19萬元。
這款車比較符合“Model Y標準”的,首先是空間表現。作為一款中大型SUV,智己LS6長寬高為4904/1988/1669mm,軸距為2950mm,座艙空間肯定夠用了。
另外智己LS6雖然也有“大掀背”,但其實它的標準后備箱容積只有665L,座椅放倒也只有1640mm。當然,這樣的數據在同級別車型也屬于一流水平了,同時智己LS6也有一個32L的前備箱。
動力部分,智己LS6同樣是單電機后驅+雙電機四驅,其中單電機版功率/扭矩起步就是231kW/450Nm,最高能到379kW/500Nm,百公里加速5.9s和5.5s;而雙電機版綜合功率/扭矩能達到579kW/800Nm,百公里加速僅需3.48s,都比Model Y厲害。
同時智己LS6采用了高強度輕量化全鋁底盤,以及前雙叉臂+后多連桿的獨立懸架組合。由于在輕量化和調校上用了更多功夫,所以智己LS6底盤懸架具備良好的穩定和舒適表現。
除了這些特點以外,智己LS6還配備了6.6kW對外供電,360°高清全景影像,無框車門,高度記憶電動尾門,15W手機無線充電,雙溫區高壓熱泵空調,20揚聲器撼心空靈智能聲場,前排座椅電動調節/加熱/通風,后排座椅靠背多級調節,10.5英寸中控屏+15.5英寸副駕娛樂屏,獨立音區智能語音交互,IM AD 可進化駕駛輔助系統。
騰勢N7
全新騰勢N7是今年4月份正式上市的,目前共有四個版本,售價為23.98萬至32.98萬元。到5月31日前購車,都能享受2000元定金抵扣尾款10000元,還有至高4.4萬元選裝贈送,至高15000元增換購補貼等。
在車身尺寸上,全新騰勢N7要比Model Y更長更寬一些,但高度上只有「550智駕Pro版」多出1mm,其余都會更低。另外全新騰勢N7的軸距為2940mm,座艙空間上要比Model Y更寬敞。
同時全新騰勢N7的后備箱空間相對弱一些,標準容積480L,后排放倒有1200L,不過這款車倒是也有個73L的前備箱。
動力部分,全新騰勢N7也是單電機后驅+雙電機四驅。其中后驅版最大功率/扭矩有170kW/380Nm,和230kW/360Nm兩種規格,它們的百公里加速時間分別為7.5s和6.8s,這個成績要比Model Y單電機版略弱一些。而全新騰勢N7四驅版綜合功率/扭矩為390kW/670Nm,百公里加速時間3.9s,這還是要比Model Y高性能版本更強的。
另外全新騰勢N7全系標配雙叉臂+五連桿獨立懸架組合,還有電控可變阻尼減震器(CDC)。而四驅版在此基礎上,還有雙腔空氣懸架,穩定性和舒適度會更上一層樓。
除此以外,全新騰勢N7還配備了前排座椅加熱/通風/記憶,后排座椅加熱,方向盤加熱/記憶,前排雙50W手機無線充電(帶風冷),17.3英寸2.5K超清中控懸浮屏,10.25英寸高清副駕屏,全場景智能語音,DiPilot 100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等。
小鵬G9
2024款小鵬G9是去年9月份上市的,目前共有五個版本,售價區間為26.39萬至35.99萬元。作為一款中大型純電SUV,小鵬G9車身長寬高分別為4891/1937/1670(1680)mm,軸距為2998mm,乘坐空間是足夠了。
而在儲物空間上,小鵬G9標準后備箱有660L,后排座椅放倒可以增加至1576L,另外它也有個71L的前備箱。
動力部分,2024款小鵬G9有四個版本都是單電機后驅,它們的最大功率/扭矩為230kW/430Nm,百公里加速時間6.4s,這個并沒有達到Model Y的水平。而它的雙電機四驅版綜合功率/扭矩為405kW/717Nm,百公里加速時間3.9s,這個參數和成績,比Model Y更出色。
底盤懸架上,2024款小鵬G9標配前雙叉臂/后多連桿的高強度鋁合金獨立懸架,而頂配的「650Max」版還將配備智能雙腔空氣懸架和智能可變阻尼減震器。雖然這個版本要比Model Y高性能版貴了5000元,但對NVH表現更敏感的朋友而言,還是物有所值的。
除此以外,2024款小鵬G9還標配了高通驍龍8155P車規級7nm座艙芯片,雙14.96英寸2.4K超高清智能屏,10.25英寸全液晶組合儀表,全場景語音2.0,車道級導航輔助,雙50W手機風冷無線快充,前排座椅電動調節/加熱/通風/按摩,后排座椅靠背電動調節,智能新風空調,Xopera音樂廳,無框車門,電動尾門,360°主動安全等。
極越01
2024款極越01是去年10月份上市的,目前有兩個版本,售價分別為21.99萬和30.99萬元。極越01的車身長寬高分別為4853/1990/1611mm,軸距有3000mm,已經是中大型SUV了。
另外極越01雖然沒有前備箱,但它的后備箱也算是同級車型中很能裝的了,常規狀態下有710L,全部放倒之后具備2161L,甚至比小鵬G9還要寬綽。
動力部分,極越01分別有單電機后驅和雙電機四驅可選,前者最大功率/扭矩為200kW/343Nm,百公里加速時間7.2/6.9s,這個是要比Model Y后輪驅動版要弱的。而四驅版最大功率/扭矩為400kW/686Nm,百公里加速時間3.8s,比Model Y高性能版更猛。
底盤部分,極越01全系標配全鋁的前雙叉臂+后H-Arm多連桿獨立懸架。在此基礎上,極越01的「Max Performance」版還有CDC實時阻尼可調減震系統,幫助提升不同路面的行駛質感。
除此以外,極越01全系標配360環視影像及透明底盤,車前/尾交互燈,AI交互側門/輪眉燈,無把手電動感應側門,電動尾門,方向盤加熱,手機無線充電,前排座椅電動調節/加熱,車外揚聲系統,3D無界一體大屏,后排交互屏,高通驍龍8295芯片,3D智能駕駛地圖及車道級導航,四音區語音交互,ROBO Drive智能輔助駕駛等。
邦點評
以上就是我們找出來的,能力接近甚至超過Model Y的25萬至35萬級的四款純電SUV。它們集中的優勢在于動力部分,輸出能力和零百加速成績都能超過Model Y,底盤懸架提供的舒適度,也要比Model Y更出色。但Model Y的儲物能力,也是這四款車力不能及的。
這樣來看,Model Y確實有熱銷的理由,實惠再加上特斯拉品牌、馬斯克個人,以及高階智駕等黑科技的“流量加持”,讓這款車很容易進入廣大消費者的“選購清單”里。所以Model Y不僅是我們日常購車需要重點考察的對象,也應該是車企打造爆款重點研究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