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現在很多所謂的新能源汽車,油箱造的一個比一個大,甚至都超過了燃油車。天天呼吁禁止燃油車,結果現在造的插電車油箱比燃油車還大,居然還享受著新能源車的政策福利。這樣真的合適嗎?今天小莊給大家分析一下為什么現在的新能源車油箱越來越大。再來和大家探討一下大油箱的新能源車是不是應該享受新能源的政策福利。
現在的新能源車為什么油箱越來越大?
續航焦慮和充電速度一直是純電車型的痛點。
純電動車確實是有自己獨特的優勢,譬如省錢、提速快、靜音、駕駛質感好等。但是這些優勢的基礎是建立在續航夠用、充電夠方便之上的。如果續航不夠,充電麻煩,那么這些優勢將會統統被掩蓋。
想想每年的春運,在高速上堵著的那些純電車型,多少是被榨干了僅存的電量最后被拖車拖走的?現在的充電速度確實也是不慢,快充基本上30分鐘就能達到80%的電量。但是高速服務站排著長隊在等待充電的電車,無限拉長了你的補能時間。
雖然現在電池的研發速度很快,固態電池、超級電池等技術的技術難題在慢慢被攻克,這些電池都可以實現超1000甚至更高的續航以及超快的充電速度。但是短期內,肯定是沒辦法應用在車上的。哪怕應用上了,高昂的研發成本和材料成本,也注定了80%的消費者是沒辦法接受的。
在今年,新能源車的銷售占比已經超過了50%,這個數據看起來很華麗。但是實際上超過一半的新能源車型是插電以及增程車輛。
因為無論是增程還是插電,都能解決續航焦慮以及充電問題。所以各大車企削尖了腦袋也要研究插混,或者使用已經落后的增程技術。
那既然都是用插混使用增程了,什么能吸引客戶?冰箱彩電大沙發太好造了,大家都會,于是車企們就開始卷續航。對于電混車型,想要增加續航,加大油箱的成本是遠遠低于加大電池容量的。
所以,你知道為什么油箱越做越大了吧?
為什么油箱那么大的新能源車還能享受補貼政策?
“油電同權”一直是最近備受爭議的一個點,大家圍繞的點都集中在:
1.電車短期內的污染是不高,但是后續電池污染甚至比油車更可怕。
2.新能源車油箱那么大/電車也在路上跑,憑什么免養路費?
3.現在新能源車的市占率已經超過50%,憑什么油車來替電車買單。
我們今天主要討論電混新能源車,純電車型暫時不討論。
首先,為什么國家要對于新能源車型有那么多政策支持?
一開始當然是因為石油緊缺,以及環境污染。而電更清潔、更廉價。這是最初期的想法。
而現在,我們國家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已經走到了世界前列。回想一下十幾年前,那時候我國汽車的地位就像我們國足一樣不太受待見。而如今靠著新能源,我們走向了國際,并且名列前茅。
所以在現在我國新能源高速發展的階段,給予新能源車政策支持,并沒有什么問題。
第二,哪怕帶新能源車油箱比油車大,但是它能達到的續航是純油車遠不能及的。
我們舉一個例子,最近比較火的秦L相信大家都有耳聞,油箱65L,但是續航卻能達到2000公里。而傳統燃油車65L的油箱跑個800-900公里應該已經很極限了吧?這里的續航相差了接近一倍。所以
續航增加一倍=燃油經濟性提高=燃油消耗的少=節能環保
可能有人不認同這個理論,但是這是時候,什么時候純燃油車能做到一箱油跑2000公里甚至更多,那么我想新能源車存在的意義就不大了。
第三,目前新能源車的保有量還是遠遠不夠的。
根據官方統計,截止23年6月,我國的汽車總保有量3.28億,其中新能源汽車僅有1620萬輛。等哪天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能突破1個億,那么我覺得是可以取消政策支持了。但是目前還做不到。
第四,新能源車并不是所有車型都不用交“養路費”,至少電混車型需要。
綠牌車是免稅沒錯,但是并不是全都不用“養路費”。現在的油價里面是有包含所謂的“養路費”的,而電混車型也要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