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奔馳稱,在中國生產的車型僅面向中國市場。不少網友都對此表達了不滿,甚至有人調侃稱“這是貼牌車只賣給自己人?”
雖然梅賽德斯奔馳在中國生產和銷售的車型在外觀、核心技術以及整體設計上都跟全球車型近乎一致,但是為了適應中國市場的需求,在有些車型上也會做出一些調整,主要體現在配置、動力系統上。
我們拿奔馳C舉例來說,中國市場生產的奔馳C有很明顯的優勢。內飾的材料、座椅用料以及電動調節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加長軸距后,后排的空間會明顯更優秀一些,舒適性配置例如獨立空調調節、后排座椅調節等也都比全球車型更豐富。
而且在車機部分,國內市場的多媒體系統在功能性、軟件豐富度等方面也都比海外版本表現更好。
但是這都是奔馳在抓準中國市場的胃口后做的“本土化調整”,更重要的部分卻近乎全是劣勢。全球版的奔馳C在動力上提供1.5T和2.0T兩種不同功率的發動機,并且還有插混的動力類型,最低配的發動機功率為204馬力。
但是在國內的版本中,奔馳C級只提供1.5T+48V輕混的動力選項,最低配的發動機甚至能做到170馬力,妥妥的“丐版”。當然這其中跟國家之間的排放標準、政策等息息相關,但是這無疑也讓奔馳染上了“貼牌車”的標簽。
“只賣給自己人”、“老外壓根不認可中國奔馳”等等,這樣的聲音不絕于耳,也有不少用戶表示,奔馳的售后、質量、做工等也變得越來越差,似乎現在奔馳最大的吸引力就是品牌以及“氛圍燈”。
或許奔馳需要在全球化和本地化之間找到一些平衡,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本土化之后的奔馳確實更符合中國消費者的胃口,但是在配置、質量和服務上,中國車型也不應該被獨立考量和評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