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乘聯會發布6月乘用車銷量數據。6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176.7萬輛,同比下降6.7%,環比增長3.2%;今年以來累計零售984.1萬輛,同比增長3.3%,參照2023年上半年完成全年總銷量43%的進度,今年全年有望突破2,200萬輛。
6月常規燃油車零售91萬輛,同比下降27%,環比持平;1-6月常規燃油車零售573萬輛,同比下降13%。
乘聯會表示,盡管6月經濟的外部環境不確定性明顯上升,內部有效需求仍然不足,企業及居民部分預期不強。但隨著國家“以舊換新”的政策逐步見效、各地相應政策措施出臺與跟進、北京放號拉動消費,加之車市新品價格戰階段性降溫,“618”促銷拉動半年末沖刺,前期市場觀望群體的消費熱情被激發,使得6月全國乘用車市場保持相對較好的發展階段。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國家以舊換新政策執行細則的出臺,地方新能源補貼政策的持續偕行,社會積蓄的消費購買力在5-6月有所釋放,推動新能源車半年末行情走強,新能源車走勢好于乘用車廠商預測團隊的預期。
6月乘用車車市呈現五大特征:
一、4-6月零售持續負增長,主要原因是燃油車同比下降25%的超預期低迷,6月的新能源車與燃油車的增速差保持在55%;
二、二季度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持續同比提升在13個百分點,6月新能源車零售滲透率達到48.4%;
三、燃油車缺乏新品支撐,6月燃油車促銷力度環比大幅增長,新能源車價格促銷因新品和降價而回落;
四、6月行業去庫存特征日益明顯,當前結構性調整壓力更快從主機廠傳導至渠道端,經銷商持續經營信心不足;
五、6月乘用車出口中燃油車同比強勢增長31%,新能源車出口增長13%,燃油車的海外市場表現遠強于國內市場。
自主車企批發增長17% 比亞迪/奇瑞/吉利總體較強
具體來看,6月乘用車生產213.4萬輛,同比下降2.8%,環比增長6.9%。6月乘用車生產較2022年的歷史同期高點221萬輛減少8萬輛。
6月全國乘用車廠商批發216.9萬輛,同比下降3.0%,環比增長6.9%。受總體乘用車出口環比持平和合資車企零售環比負增長的影響,6月乘用車批發未能創出新高。
其中,自主車企批發140.6萬輛,同比增長17%,環比增長8%;主流合資車企批發49.6萬輛,同比下降30%,環比增長4%;豪華車批發26.7萬輛,同比下降18%,環比增長5%。
6月乘用車主力廠商總體批發表現分化,比亞迪、奇瑞汽車、吉利汽車、長安系、大眾系廠商總體較強。萬輛以上銷量的乘用車廠商共35家(5月32家,去年同期30家),占整體市場份額96.4%,其中同比增速超50%的有3家,同比增速超10%的有10家,同比負增長的22家。萬輛以上批發量的乘用車廠商環比正增長的有26家,其中環比增長30%以上的有7家,部分自主和新勢力的環比表現較強。
6月自主品牌零售103萬輛,同比增長10%,環比增長5%。當月自主品牌國內零售份額為58.5%,同比增長9.3個百分點;2024年自主品牌累計份額57%,相對于去年同期增加7個百分點。6月自主品牌批發市場份額64.8%,較去年同期增長11.2個百分點;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場和出口市場獲得明顯增量。
6月主流合資品牌零售48萬輛,同比下降27%,環比下降1%。6月德系品牌零售份額18.6%,同比下降2.6個百分點,日系品牌零售份額14.3%,同比下降3.5個百分點。美系品牌市場零售份額達到6.3%,同比下降2.9個百分點。
6月豪華車零售25萬輛,同比下降17%,環比增長4%。6月的豪華品牌零售份額14.2%,同比增長0.2個百分點,傳統豪華車市場零售份額相對穩定。
出口方面,6月乘用車出口(含整車與CKD)37.8萬輛,同比增長28%,環比持平;1-6月乘用車累計出口224.7萬輛,同比增長33%。6月新能源車占出口總量的21%,較同期下降3個百分點。
隨著南美等市場的恢復,6月自主品牌出口達到32.5萬輛,同比增長31%,環比增長2%;合資與豪華品牌出口5.4萬輛,同比增長12%,環比下降7%。
比亞迪一騎絕塵 特斯拉份額下降4.3個點
6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98.2萬輛,同比增長29.0%,環比增長9.5%;零售銷量達到85.6萬輛,同比增長28.6%,環比增長6.4%。
其中,純電動批發銷量55.9萬輛,同比增長5.6%,環比增長5.3%;狹義插混總體銷量30.8萬輛,同比增長73%,環比增長12%;增程式批發11.6萬輛、同比增長113%,環比增長28%。
6月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48.4%,較去年同期34.9%的滲透率提升13.5個百分點。其中,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72.5%;豪華車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29.8%;而主流合資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僅有7.4%。
從月度國內零售份額看,6月主流自主品牌新能源車零售份額68%,同比下降1個百分點;合資品牌新能源車份額4.1%,同比下降0.6個百分點;新勢力份額19.1%,小米汽車等品牌拉動新勢力份額同比增長6.3個百分點;特斯拉份額6.9%,同比下降4.3個點。
在產品投放方面,隨著自主車企在新能源路線上的“多線并舉”策略的實施,市場基盤持續擴大,廠商新能源月度批發銷量突破萬輛的廠商達到19家(同比增加6家,環比增加3家),占新能源乘用車總量90.4%(上月88.8%,去年同期82.7%)。
其中,比亞迪340,211輛、特斯拉中國71,007輛、吉利汽車65,959輛、長安汽車53,827輛、理想汽車47,774輛、賽力斯43,850輛、上汽通用五菱42,244輛、奇瑞汽車39,764輛、長城汽車26,034輛、廣汽埃安25,692輛。
崔東樹表示,上半年持續增強的大幅促銷擾亂了車市正常的價格走勢,終端價格修復需要一段時間適應,加上二季度超強的促銷力度對下半年購車客戶的消費透支效應,7月以價換量的效果有可能減弱。車企結合上半年戰果,也將對市場預期、產品結構及上市節奏進行優化調整,或將進入蓄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