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傳統車企和新勢力企業,合資品牌與自主品牌有著各自不同的發展路徑和經營戰略,但是,中國超大規模汽車市場容得下不同風格的企業和產品存在。”前不久,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在行業論壇上做了如上發言。其言論實際反映出來中國汽車市場在行業轉型的當下,理應更多元化。
而作為國內合資車企的龍頭,上汽大眾今年上半年實現了1.7%的同比增長,已經用實際行動為合資品牌轉型打了樣,找對路徑,合資品牌在國內依然具有發展空間。
上半年銷量增長1.7%
日前,市場半年銷量陸續放榜。數據顯示,1-6月,上汽大眾累計銷量51.2萬輛,同比增長1.7%。這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中,對于合資車企而言是一份來之不易的成績單。不僅遠超國內合資車企平均表現,還略跑贏行業大盤,中汽協數據顯示,1-6月國內乘用車銷量964萬輛,同比增長1.6%。
從數據上來看,上汽大眾在燃油車、新能源兩端上均有亮眼表現,尤其是燃油車,如帕薩特、途觀家族等產品較去年同期增長。其中,帕薩特累計銷量為10.7萬輛,同比增長25.3%,位列合資中型車銷量第一。此外,還有途觀家族累計銷量為7.1萬輛,同比增長18%;途昂家族累計銷量為2.2萬輛,同比增長18%。
而在新能源車上,上汽大眾的ID.家族正在日益成為國內新能源市場中的主流選擇。上半年,ID.家族累計訂單61051輛,同比增長148%,牢牢占據合資電動車銷冠,超過新能源行業整體增速。數據顯示,截至6月初,ID.3自2021年底上市以來的累計銷量已經突破15萬輛。
上汽大眾的成績離不開其今年上半年大規模的新品投放、帶來的競爭力提升,而這其中,上汽大眾還將“油電同智”的策略正式推向臺前。
今年上半年,上汽大眾在新能源車領域放了新款ID.3、ID.4、ID.3 2024款極智版;在燃油車領域,則先后推出帕薩特2024出眾款、途觀L 2024出眾款、朗逸新銳出眾版、途昂家族2024出眾款、途觀L Pro、上汽奧迪Q5 e-tron智能四驅e-quattro光耀型、途觀L 2024出眾款。
其中,途觀L Pro還是上汽大眾“油電同智”戰略的試驗田,當前新能源車固然在國內保持高速增長,但燃油車依然保持半壁江山,市場依然有著廣泛的燃油車需求,提升油車的智能化水平成為上汽大眾增強產品競爭力的手段。新車途觀L Pro就在智能駕駛、數字座艙、智慧車聯、智能燈光等進行全面升級。
推新、促銷,多舉措并行
事實上,上汽大眾的銷量增長還離不開其今年推出各項優惠政策,在新能源領域,ID.Care保值包,ID家族全系車型享3年6折回購的等系列優惠措施,是ID.家族依舊熱銷的重要原因。這實質解決的是,消費者最關注的擁車成本問題,上汽大眾在行業首個倡導“擁車成本”概念,不僅卷價格,更卷價值。
當前,下半年的車市競爭已經開始,而上汽大眾也以更具競爭力的價格回饋用戶,其于近日推出了暑期購車優惠,帕薩特380TSI高功版限時15.99萬元起;朗逸新銳6.98萬起;朗逸2024款8.38萬起;凌渡L 2024款 11.19萬起;途觀L 2024出眾款限時14.99萬元起。
而從上汽大眾上半年推出的產品的來看,除了對“油電同智”的戰略升維之外,上汽大眾應對市場競爭的加劇,實際也是通過以快打快的方式,來滿足用戶多元化需求。上汽大眾的策略是“效率優先”,具體包括產品投放提速、研發效率提速、市場反應提速以及協同決策提速等方面。
如在產品的投放節奏上,上半年,上汽大眾基本保持了月月有新車的節奏,讓產品線始終保持活力。”月月有新車”反映的是上汽大眾對消費者需求的洞察,同時也體現出上汽大眾研發效率的提速。
在既保證合資品牌質量優勢外,上汽大眾正將研發速度拉到自主品牌看齊,目前其已將研發流程縮短到24個月,這與新勢力等基本處于同一水平線上;包括上汽奧迪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智能數字平臺,這一平臺的車型推出時間已經縮短30%以上,首款產品預計將于2025年上市。
“油、電、混”三線布局
今年是上汽大眾的產品大年,下半年上汽大眾還有多款新車上市,前不久,新車Tharu XR的申報圖已經對外公布,新車外觀沿襲途觀L Pro家族化的設計,采用大眾最新的設計語言,在細節之處融入了更多時尚元素;此外,繼途觀L Pro之后,帕薩特Pro也將在下半年推出,完成“油電同智”升級。
事實上,不僅是今年,未來數年都將是上汽大眾的產品大年,目前,上汽大眾在油、電、混三個賽道都有所布局。
在保油車的基礎上,上汽大眾在電動車上正在持續布局,如大眾品牌的ID系列,上汽大眾還在持續引進,ID. Buzz已經進入國內。此前,上汽大眾ID.7 S雙電機版車型實車圖也在工信部車型目錄中曝光;而上汽奧迪方面,2025年,上汽奧迪ADP平臺多款豪華智能電動新車將陸續上市;
除此之外,在國內增速更快的插電混動市場上,上汽大眾也已經展開全方面布局,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對此,大眾中國董事長兼CEO貝瑞德還稱,“我們正拓展純電動智能網聯汽車陣容,并著力在持續增長的插電混動汽車領域加速布局,為消費者提供更具吸引力的產品選擇。”
6月27日,上汽集團與大眾汽車集團簽署系列新能源技術合作協議,上汽大眾方面稱,“隨著此次多項合作開發協議的簽署,上汽大眾在新能源領域的產品布局、技術能力將更為完善,產品型譜已規劃到2030年后。”根據規劃,2026年起,基于全新技術平臺的三款插電混動車型、兩款純電車型將會推向市場。
引入戰略供應商,合作共贏
應對中國市場的激烈變化,上汽大眾不僅僅是從自身做出改變,從外部,上汽大眾采取更開放的態度,正加快引入國內一線的戰略供應商,提供整體模塊化的技術解決方案。
上汽大眾攜手大疆車載是這一變化下的典型案例。大疆車載為途觀L Pro賦予了全新的智駕硬件,結合大疆車載的深度賦能,為用戶提供更適合中國路況的高階智能駕駛輔助功能。通過與大疆的合作,上汽大眾不僅為用戶提供智能化配置,更是包括智能駕駛在內的智能體驗,為上汽大眾的產品帶來獨特的競爭優勢。
在上汽大眾看來,國內一線的戰略供應商比大眾更熟知中國市場。一方面,上汽大眾應該發揮自身傳統優勢,同時也擁抱更多優秀合作伙伴,打造汽車新生態。
上汽大眾的調整是全面的,始終堅持的也是合作共贏。而值得一提的是,在積極引入外部新合作伙伴的同時,上汽大眾也不忘自身經銷商體系的整體健康度。
在降價促銷的情況下,上汽大眾始終關注經銷商的經營狀況,建立起“鐵頭組織”2.0模式——不再單純由商務政策驅動銷售。上汽大眾高管此前曾稱,“鐵頭”就是一個小組負責15家到20家經銷商,與經銷商一同并肩作戰。我們不可以讓經銷商被市場淘汰,我們要盡可能幫助他們變革。
結語:
上汽大眾上半年的逆勢增長展現了其作為合資標桿的韌性,40年的風雨同路上汽大眾在國內已經擁有超過2800萬用戶。而目前,上汽大眾正在積極調整戰略,應對國內市場的變局,從上汽大眾此前的一連串布局來看,其已經對市場進行了精準把脈,征程還在繼續,而上汽大眾依然有屹立潮頭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