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華為攜手打造出50萬元以上汽車市場的銷量冠軍——問界M9后,賽力斯近日又推出了新款車型,而其售價僅為10萬余元。這究竟是何方神圣,竟能在高端市場與親民價格間自如切換?
近日,賽力斯的新能源品牌藍電汽車,推出了其新款中型插電混動SUV——藍電E5 PLUS。這款車型共分為兩款配置:一款是120km標準續航版,預售價為98萬元;另一款則是165km長續航版,預售價為98萬元。
對比當前市場上同級別車型,藍電E5 PLUS展現出了顯著的綜合競爭力。這款售價僅為十萬元出頭的“新卷王”,憑借其出色的性價比,有望助力賽力斯在汽車市場再創佳績。
更大的車身尺寸意味著更大的后備箱容積。藍電E5 PLUS在這方面表現出色,其后備箱容積高達465L,當后排座椅放平后,容積更是擴展至1701L,遠超宋Pro DM-i在相同條件下的407L和1430L。此外,藍電E5 PLUS在10萬出頭的價格區間中,是少數提供7座選裝配置的SUV車型之一,盡管目前藍電官方尚未公布這一選裝的具體價格。
除了車身尺寸上的優勢,藍電E5 PLUS在續航配置上也頗有誠意。例如,其120km標準續航版預售價為98萬元,相較于第二代宋Pro DM-i的28萬元起售價和僅75km的純電續航里程,顯然更具吸引力。同時,在9月銷售的混動SUV車型中,僅有五菱星光S、長安啟源Q05和江淮QX PHEV三款車型提供了10萬左右、純電續航120km及以上的混動配置。然而,這三款車型在尺寸上均不及藍電E5 PLUS。
盡管如此,藍電E5 PLUS在追求低成本的過程中也做出了一定的取舍。例如,在智能配置方面,它并未搭載問界所采用的華為核心技術——鴻蒙座艙和乾崑智駕。相反,該車型僅配備了成本相對較低的華為HiCar 0車機系統。此外,從官網配置表來看,藍電E5 PLUS在智駕方面功能相對較弱,甚至不具備L1級的定速巡航功能。
綜上所述,藍電E5 PLUS在混動SUV市場上憑借其出色的尺寸、續航和價格優勢脫穎而出。然而,在追求性價比的過程中,它也在某些智能配置上做出了妥協。對于尋求高性價比車型的消費者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因素。
從價格定位、車身尺寸、續航配置以及七座選配和智能配置的取舍等多個維度來看,藍電E5 PLUS顯然是針對那些對價格和用車成本敏感、偏好車身大空間且不追求智能高配置的消費者而設計的。那么,這款車型是否能夠延續賽力斯的輝煌呢?
賽力斯一直堅持性價比路線。其前身小康股份曾以東風風光50風光580等燃油車型在5-10萬元價格區間內占據一席之地。2021年4月,賽力斯與華為攜手合作,共同打造了高性能電驅轎跑SUV——賽力斯華為智選SF5,標志著其向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轉型。同年底,賽力斯又推出了高端智能汽車品牌AITO問界及其首款車型問界M5,借助華為的品牌和智能化技術,問界系列車型在市場上取得了顯著的成功。
隨后,問界在2022年7月和2023年9月分別推出了中大型SUV問界M7和大型SUV問界M9,進一步豐富了產品線。這兩款新車型上市后,銷量持續攀升,為賽力斯的未來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根據易車網數據,今年前9個月,問界M7累計銷量高達14萬輛,問界M9銷量也達到81萬輛,而問界M5的銷量相對較低,僅為00萬輛。問界M7和問界M9的暢銷,不僅穩固了問界品牌在高端汽車市場的地位,更使得定價50萬元級別的問界M9成為50萬以上車型市場的銷量冠軍,打破了國產汽車高端化的天花板。
在問界品牌的推動下,賽力斯的業績也實現了扭虧為盈。今年前三季度,賽力斯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到了0-0億元,成功扭轉了之前的虧損局面。
然而,賽力斯并未滿足于問界品牌在高端市場的成功。2023年3月,賽力斯推出了全新新能源汽車品牌——藍電,并同步發布了首款車型藍電E5。藍電品牌專注于大眾市場,目前已經推出了藍電E藍電E3以及最新啟動預售的藍電E5 PLUS三款車型。
盡管藍電E5的當前售價在98-19萬元之間,藍電E3的售價為98-48萬元,價格定位相對親民,但這些車型在市場上的表現并未達到預期。今年前9個月,藍電E5的累計銷量僅為20310輛,且除1月零售量達到5289輛外,其余月份的零售量均維持在較低水平。藍電E3的總銷量更是僅有705輛,市場反響平平。
此次推出的藍電E5 PLUS,主打性價比策略,在緊湊型和中型插電混動SUV市場上展現出較強的競爭力。借助問界品牌在推廣上的成功經驗,藍電E5 PLUS主推“性價比”或“強競爭力”定位,這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賽力斯和藍電的品牌勢能。
目前來看,藍電E5 PLUS的預售價格并非最終上市銷售價格,可能存在一定的降價空間。這款車型能否成為賽力斯除問界外的又一銷量支柱,還有待市場的進一步驗證。